“双元制”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,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职业培训,企业是主导方,学校是辅助方。企业与受训学生签订培训合同,接受其为企业的学徒工,同时接受行业协会考核。“双元”意味着混合与互通,在这个概念里,其中“一元”指职业学校,另“一元”指企业,两者共同协作构成了德国的职业教育制度。接受“双元制”职业教育的学生,一方面要在非全日制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的理论和文化知识的教育, 另一方面要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的培训。“双元制”职业教育强调,学徒为以后的就业而学习,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为30%和70%,或者20%和80%,理论课程以适应实践需要为主要目标,确保了培训质量和效率。
立法为“双元制”提供保障
《联邦职业教育法》和《职业教育条例》对全国统一的“双元制”职业教育的质量、要求和考试标准作出规定,确保从业者高水平的职业资格,这也使得德国的经济发展有了劳动力的保障,促进了德国社会的繁荣发展。
德国中学生在完成第一阶段的中级教育后,可以通过多个信息渠道,在国家承认的326个职业教育专业中,比如通过向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(BIBB)咨询选择自己理想的专业。学生向心仪的企业提出申请,申请通过后与企业签订《职业教育合同》。企业培训的相关工作都必须按照《联邦职业教育法》的规定,在行业商会的监督下实行。
德国双元制教育学院
